靳尚谊
中文名:田黎明
国籍:中国
民族:汉族
出生地:北京
出生日期:1955年5月
职业:国画家
代表作品:《自然的阳光》;《正午的阳光》;《小溪》;《老河》;《草原》;
主要成就:
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
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
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
中国画艺委会委员
北京市美协理事
靳尚谊
田黎明作品追寻中国文化平淡天真的美学理念,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创作法则,在中国水墨画中运用了光的表现方式,并以天人合一的人文感知来体验自然、社会、人的精神境界。
田黎明在艺术语言上显露出的取向与他的人生程度是一致的,这一点深为评家论及与称道。殷双熹就说过“将生活作为一种气象而不只是一种形象,是田黎明中国画艺术中整体性的来源,”;“他用`体天下之物`的情怀去回归自然,在自然中感受自己的人生境况,在自然中自由地呼吸成长”(《阳光、空气与水——田黎明的艺术方位》)。
田黎明作品清新明快,有韵有趣,味鲜趣真,具有旺盛的生命力。其作品中透出的朴素风尚,也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代生活境遇下的机遇和写照。作品历史画《碑林》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奖。“肖像系列”之一《小溪》获北京’88国际水墨画展览大奖。2000年他的作品被选入上海双年展。
出版有《田黎明画集》(荣宝斋)、《田黎明画集》(广西美术出版社)、《田黎明专集》(荣宝斋)、《当代新文人画大系·田黎明画集》(河北教育出版社)等。
第十二、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。全国政协书画室成员。
2023年9月,获聘为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。
年表
1955年 5月3日,生于北京;
1958年 三岁时全家随父亲迁至安徽省合肥钢铁厂;
1966年 进入安徽合肥钢铁厂中学;
在母亲的引导下,开始对绘画产生兴趣;
1967年 在屠根达等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画艺;
1969年 进入安徽合肥第十中学;
1971年 参军入伍,进入工程兵部队美术学习班;
拜著名版画家周芜为师;
1974年 随部队由湖北转至新疆;
1976年 调至北京,成为基建工程兵文化部创作员;
1979年 《瀚海鸡鸣》参加全国第五届美展;
1982年 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;
1984年 创作历史画《碑林》,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奖;
《我在〈碑林〉中的艺术追求》发表于《美术研究》;
1985年 由部队转业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;
1986年 任卢沉教授工作室助教;
开始画“人体” 系列;
设计邮票《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物》(孙中山、黄兴、章太炎);
1987年 年底开始画水墨淡彩“肖像”系列;
探索并形成“融墨法”;
1988年 “肖像” 系列之一《小溪》获北京“’88北京国际水墨展”大奖;
探索并形成“连体法”;
1989年 考取卢沉教授研究生;
参加全国首届“新文人”画展;
1990年 开始进行《阳光下游泳的人》的创作;
探索并形成“围墨法”;
1991年 获文学硕士学位;
创作的“阳光” 系列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1991届研究生毕业展,主要作品《五月河》、《人家》被该馆收藏;
《土地》于1993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;
出版《田黎明画集》(荣宝斋出版社)、《田黎明画集》(广西美术出版社);
1992年 参加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;
参加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;
为《美术研究》撰写创作体会;
1993年 创作《阳光系列—游泳的人们》、《肖像组画—春、夏、秋、冬》;
参加“93批评家提名展”;
参加世纪末中国画人物画展;
撰文《小草稿》;
1994年 参加国际艺苑中国画人物画展;
创作新“游泳”系列组画;
1995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;
创作“肖像” 系列水墨画《远山》、《草地》、《清清的河》;
参加国际艺苑“水墨延伸”中国画展览;
1996年 创作《三个泳者》、《夏日》、《水波》等作品;
在马来西亚举办“田黎明水墨画展”;
参加华观艺术公司举办的“华观”中国画邀请展;
出版当代速写精粹《田黎明专集》(荣宝斋出版社)、《当代新文人画大系•田黎明画集》(河北教育出版社);
1997年 进入 《都市人》的草图创作;
1998年 创作《都市人》、《上早班的中年人》、《吃汉堡的女孩》、《包装》、《午休》等;
参加20世纪“中国美术启示录”作品邀请展,作品《远山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;
出版《田黎明课稿》(湖北美术出版社);
1999年 出版《笔性及人—田黎明画集》(安徽美术出版社)、《在画面的空间里散步•田黎明》(湖北美术出版社);
着手《都市假日》草图创作;
2000年 完成《都市假日》之一、之二;
参加21世纪作品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巡回展;
参加上海2000年国际双年展、深圳2000年水墨都市展;
2001年 创作《西藏阳光》、《空气》、《雪域净土》;
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八十周年“光辉八十年”人物画肖像展;
参加文化部举办的“走进西部”画展;部分作品先后到法国、墨西哥等地展出;
参加广州美术馆实验水墨二十年回顾展;
出版《生活日记田黎明》(河北教育出版社)、《天光云影》(中国收藏出版社)、《走进画家•田黎明》(天津人民美术出 版社)、《艺术与情感•田黎明作品选》(文联 出版社);
2002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;
出版《走进阳光•田黎明文集》(文化艺术出版社)、《都市假日》(岭南美术出版社);
创作《自然的阳光》、《正午的阳光》、《谢顶的男孩》等;
2003年 创作《过马路的男孩》、《汽车时代》、《都市女孩》等;
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当代美术大展,作品《高士册页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;
出版《田黎明意象水墨人物画集》;
设计邮票《台湾古建筑》;
2004年 参加新写意画展,融合、经典画展;
参加“黄宾虹奖”获奖画家作品展;
参加北京第一届国际双年展;
出版《田黎明画集》(河南大学出版社);
2005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;
创作《山里人家》、《都市人》等;
2006年 创作《过天桥》、《午餐》;
参加北京第二届国际双年展;
2007年 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;
创作《都市汽车》、《远郊》等;
参加油画、国画肖像展;
出版《艺术与生活•田黎明》(安徽美术出版社);
2008年 聘为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;
作品《都市》被广东美术馆收藏;
创作系列作品《进城》、《都市正午》,花鸟作品《疏影》、《斜阳》、《水波》等;
2009年 调入中国国家画院任副院长;
参加在德国法兰克福Basis 艺术空间举办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的重要展览“传统的复活-中国当代艺术展”;
2010年 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,兼任研究生院院长,负责研究生院的教学及行政工作;兼任中国画院院长,负责中国画院的行政工作、学术活动及学术展览;
创作《童年》系列,《课堂写生》系列;
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上海艺博会;
《乡村记忆》等作品入选杭州双年展;
2011年 被中国国家画院聘为研究员;
组织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、中国美协主办,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、中国美术馆承办的“时代心象.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二届院展”及杭州、济南、郑州的 三 地巡回展;
参加在由中国美术馆、澳大利亚吉朗美术馆主办,在澳大利亚吉朗美术馆举办的“心灵的景象”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展;
参加由中国美协和葡萄牙东方基金主办,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东方博物馆展出的“中国美术世界行”系列活动年终大展“水墨中国-中国当代国画精品展”;
创作《阳光下》,《课堂写生》系列;
2012年 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;
参加中国美术馆主办的2012新春贺岁大展“都市•田园——中国美术馆中国画提名展(2012)”;
组织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、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“同在蓝天下—为农民工塑像中国画主题创作展”,并为之创作城市里的农民工系列作品《都市阳光》和《正午》;
16幅作品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艺术节基金会主办,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“伦敦2012•中国艺术展”;
出版《学院美术三十年重点画家书系•田黎明卷》;
11月23日,上海美术馆举办“阳光、空气、水”的个展;
艺术风格
将生活作为一种气象而不只是一种形象,是田黎明中国画艺术中整体性的来源。专注于形象,就会像西方绘画一样,关注造型与视觉分析,但这极容易进入一种理性的、科学的形式语言与现实主义的生活再现。而气象是一种境界,是人的全部生活经历与文化积淀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凝结与成型,由于艺术家的直觉感受为独特的艺术技巧所照亮,而形成画面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丰富意味。将东方宁静整体的造型与充满生机变化的水墨语言结合起来,使艺术家的主观能动与水墨在宣纸上的自然生发相融合,动静相生,含蓄隽永,既是田黎明人物画的方向,也是他的艺术理想。
作品获奖
时间 | 获奖作品 | 奖励名称 |
---|---|---|
1988年 | “肖像” 系列之一《小溪》 | 获北京“’88北京国际水墨展”大奖; |
1984年 | 历史画《碑林》 | 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奖; |

《 缘物若水》
出 版 社: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
作 者:田黎明
出版日期:2010

《学院美术30年》
出 版 社:山东美术出版社
作 者:田黎明、郑岗
出版日期:2011

《田黎明中国画作品选集》
出 版 社:浙江中国美术学院
作 者:田黎明
出版日期:2004

《墨润江南》
出 版 社: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
作 者:田黎明,刘万鸣
出版日期: